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矿物含量减少,骨骼微细结构破坏为主要表现,导致骨脆性增高,骨折危险性增大的全身代谢性骨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是指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疼痛,脊柱退行性变和脊柱畸形最为突出,常引起患者脊柱、四肢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最终出现并发症[1]。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国民寿命在不延长,我国老龄人群增加速度快,这些特点决定了骨质疏松症在我国已成为严重的公卫问题[2]。本文就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进行一个初步调查分析,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治疗、护理等提供一个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