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 操作指南
首页 > 成果 > 详情

辩护语句为真何以可能——达米特辩护主义意义理论研究

认领
导出
Link by 中国知网学术期刊 Link by 万方学术期刊
反馈
分享
QQ微信 微博
成果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谢佛荣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 哲学学院,上海200433
南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衡阳421001
[谢佛荣] 复旦大学
语种:
中文
关键词:
意义;真;辩护性条件;理解;理性能力
期刊: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ISSN:
1009-4482
年:
2020
卷:
23
期:
05
页码:
29-37
基金类别: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7YBQ096); 南华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4XQD28);“南华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2017SYL13);
机构署名:
本校为其他机构
院系归属:
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
达米特为了拒斥戴维森超越于认识能力的成真条件意义理论,提出了"理解一个语句的意义在于构造一个语句为真的辩护性条件"的辩护主义意义理论.从"辩护语句为真何以可能"这一先验式问题出发,可以揭示语言意义理解的两种辩护程序:一是证实主义的辩护程序,即构造证实一个语句为真的典范性证明;二是实用主义的辩护程序,即构造接受一个语句为真而衍推出后承的典范性证明.两种辩护程序之间具有协调性、统一性关系.辩护主义意义理论的哲学意蕴在于,构造语句为真的辩护性条件是语言意义理解的先在性条件,以及获得语言意义的理解必须依赖于人的理性能力.

反馈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确定
取消

成果认领

标题:
用户 作者 通讯作者
请选择
请选择
确定
取消

提示

该栏目需要登录且有访问权限才可以访问

如果您有访问权限,请直接 登录访问

如果您没有访问权限,请联系管理员申请开通

管理员联系邮箱:yun@hnwd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