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 操作指南
首页 > 成果 > 详情

基于核磁共振和分形理论的含铀泥砂岩渗透率预测方法——以新疆阿克苏地区为例

认领
导出
反馈
分享
QQ微信 微博
成果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张利飞;沈媛;曾晟;徐华清
作者机构:
[张利飞; 曾晟; 沈媛] 南华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徐华清] 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三〇六大队地质环境调查院
语种:
中文
关键词:
含铀泥砂岩;核磁共振(NMR);分形理论;渗透率预测
关键词(英文):
uranium-bearing muddy sandstone;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fractal theory;permeability prediction
期刊:
世界核地质科学
ISSN:
1672-0636
年:
2022
卷:
38
期:
3
页码:
527-536
基金类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原地浸出采铀物理化学渗流机理与渗漏范围预控”(编号:11775107)资助。
机构署名:
本校为第一机构
院系归属: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摘要:
渗透率是影响溶浸采铀过程中含矿层铀浸出率的关键因素,准确评判含矿层渗透性对原地浸出采铀过程中井场参数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核磁共振技术结合分形理论,分析了新疆阿克苏地区含铀泥砂岩孔隙结构分形特征,并研究了分形维数与渗透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渗透率预测的多重分形模型。结果表明,该含铀泥砂岩以微孔和小孔为主,较大孔隙对渗透率具有显著影响;孔隙结构具有双重分形特征,较小孔隙分形维数介于0.727~1.711之间,较大孔隙分形维数介于2.961~2.989之间。核磁共振T;谱分形拐点可以作为确定T;截止值的依据,该方法比离心法更加高效便捷;根据T;截止值计算可移动孔隙度,并结合分...
摘要(英文):
Permeability is a key factor affecting the uranium leaching rate of the ore-bearing layer in leaching uranium.Accurately evaluating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ore-bearing layer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well field parameters in the process of in-situ leaching of uranium.In order to quantitatively characterize the pore structure of muddy sandstone uranium ore and establish its permeability prediction method.This paper uses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echnology(NMR)combined with fractal theory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ore structure fractal characteristics...

反馈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确定
取消

成果认领

标题:
用户 作者 通讯作者
请选择
请选择
确定
取消

提示

该栏目需要登录且有访问权限才可以访问

如果您有访问权限,请直接 登录访问

如果您没有访问权限,请联系管理员申请开通

管理员联系邮箱:yun@hnwdkj.com